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千人一心,诵音绕梁;众志成城,薪火传扬

发布日期:2025-10-11     作者:     点击:

千人一心,诵音绕梁;众志成城,薪火传扬
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,2025年5月24日晚,我校2025“两赛”举办了一场以此为主题的千人诵大会。来自十四个学院的十四个百人团以声为媒,以诗言志,在抑扬顿挫中抒发自己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之情,彰显了闽师学子的昂扬之气。该比赛不仅是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,更是一次对爱国精神与和平精神的深刻弘扬。

“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”的主题引下,14支百人团依次进行合诵表演,怀着无比的敬畏回望那段烽烟与号角交织的岁月,以如虹的气势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崭新风貌。

开场是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的《永恒的烽火 不屈的脊梁》,在朗诵、民舞与情景剧的巧妙融合中,被历史尘封的岁月重新倒带,先辈们的身影在声波中重现。“十四亿人同频的心跳,就是最嘹亮的——和平钟声!”这一句掷地有声的呼喊,不仅喊出了先辈们夙愿,更喊出了所有华夏儿女的心声。历史地理学院的《烽火山河·奋进之路》感人至深,“孩子明天要上学,过了冬土地还等着春耕。纺织工厂的机器要修,新到的国货会很好卖。明明是物产丰饶,人杰地灵的好地方,不知为何,我只能眼睁睁地,看炮火砸碎房梁,听子弹穿过父老乡亲,闻妻儿被刺刀捅穿的腥臭,饮一杯满是血污的江水……”几句恳切的发问道尽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毁灭性冲击,每一个起承转合都是人们心中无法抹去的残酷疤痕。艺术学院的同学们结合学院特色各献所长,在朗诵的基础上融合了钢琴、击鼓、舞蹈和合唱,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首别具特色的《歌声与时代》。们身着礼服,目光坚定,铿锵有力的齐诵伴着震人心魄的合音,让场下观众不由得心神一颤。“当历史的记录存证每个抗战痕迹,用科技的力量重生每座被焚毁的书院,以血火淬炼的基因,以风雪雕琢的魂魄,在每块浸透热泪的土地,种下永不弯曲的脊梁!这就是最好的祭奠!”这是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朗诵的《烽火·长河》。他们如同一群穿越时空的使者,用洪亮而深沉的声音倾诉着八十年前那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,用激昂而赤忱的热情高歌着中华儿女的坚韧。数学与统计学院的《留取红心映华章》以一阵强劲的鼓声开场,在红旗挥舞中他们齐声高诵,那声音如同排山之海浪,不断冲击着观众的心灵。教育与心理学院的《铭记烽火岁月,赓续民族脊梁》让那些遗忘的英雄事迹重新被人们所铭记,外国语学院的《淬》展现华夏儿女烽火中淬炼的担当,法学院的《破晓之光》点燃了观众心中的爱国之火,计算机学院的《烽火长歌,山河永铭》高赞着东方既白处浴火腾飞的巨龙,马克思主义学院的《山河永念,吾辈承光》歌颂着九州同庆、国泰民安、锦绣河山、无前盛世,体育学院的《烽火淬砺处,薪火铸苍穹》以体育之名诉说青年学子的拳拳报国之情,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《烽火铸脊梁,星海续华章》在磅礴中交织先辈的嘱托与后生的志气……

新闻传播学院的《八秩峰烟铸脊梁》独具创新特色,他们将百人团朗诵与舞台剧巧妙融合,将观众带入那段烽火岁月。舞台上,朗诵者们身着民国学生服,声情并茂,声音如战鼓擂动,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悲愤控诉。他们的朗诵与舞台剧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,一幕幕历史画面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。随着情绪的翻涌递进,演员们举着“正义必胜、和平必胜、人民必胜”的旗帜,从舞台上游行至观众席,一边呐喊奔跑一边挥洒《申报》。时空仿佛在那一刻交错,观众与演员一同回到了那个充满苦难与抗争的时代,在救亡中肩负起青年的担当。

最震撼人心当属节目总分第一名的文学院带来的《赤色号角》。他们的声音如同万马奔腾,气势恢宏,时而高昂紧促如狂风暴雨席卷而来,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迫与残酷;时而低沉舒缓如号角呜咽,让人仿佛看到战后血泪弥漫的焦土。每一位同学都全情投入,透过他们微微颤动的眼眸,观众似乎看到了先辈们冲锋陷阵的身影;望着他们随音浪起伏的胸膛,众人的心跳仿佛在那一瞬间同频。最后那声“位卑未敢忘忧国,角声吹彻赤子心”的呐喊在整座场馆内炸响,全体观众自发起立鼓掌。

这场千人诵比赛最终在鲜花和掌声中落下帷幕。但爱国精神和这种千人诵读的精神不会就此停歇,它如同一颗种子,在每一位闽师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。当弦歌再次在芗江畔悠扬响起,千人一心,众志成城,这股凝聚的力量将激励着更多的闽师学子在未来的日子里,以青春之我挺膺担当,书写青年的未来新篇章。 陈岑菲/文,王嘉卫/图)

法学院《破晓之光》

化院《永恒的烽火 不屈的脊梁》

计算机学院《烽火长歌,山河永铭》

教心院《铭记烽火岁月,赓续民族脊梁》

马院《山河永念,吾辈承光》

生科院《烽火·长河》

史地学院《烽火山河·奋进之路》

数统学院《留取红心映华章》

体育学院《烽火淬砺处,薪火铸苍穹》

外语学院《淬》

文学院《赤色号角》

物信学院《烽火铸脊梁,星海续华章》

新传学院《八秩烽烟脊梁》

艺术学院《歌声与时代》

undefined

合影(校学习部提供)


版权所有 © 闽南师范大学     地址:福建省漳州市县前直街36号  邮编:363000
技术支持: 闽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